2016年底起始,中国金融中心上海要打造国际化都市的创新优势,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从目前的人才需求来看,现在紧缺金融类人才来推动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,政府也必须在人才加大福利政策福利扶持。
 
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和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下发红头文件,要求印发《上海金融领域“十三五”人才发展规划》,对于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出要求,对金融人才按能力做出分类。
 
继人民日报在2015-2016年多次推荐中国大学生和在职人士考CFA,这次政府文件中也明确指出,将取得国际权威的资格认证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证书等人才列为上海金融领域“十三五”紧缺人才开发目录,属于业务类金融紧缺人才。
 
本次的人才发展规划是继上海人才政策改革、人才20条、人才新政30条之后,又一对金融人才的发展要求与价值肯定。
 
1.金融人才:量的要求。
 
该规划预计到2020年,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左右,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(CFA)等国际资格认证证书达到3.5万张左右。列入中央和上海“千人计划”、金才计划,领军人才和上海青年金才等计划的金融人才比“十二五”期间有较大进步。对于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和在职的CFA考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遇。
 
据高顿CFA教育了解到的数据,2015年末,上海的CFA持证人总数只有1421人,其他国际资格证书的数量也不会很多,尤其是CFA资格认证类人才,缺口巨大。高顿教育目前也在为这一人才的培训加大了相关工作推进,包括用国际化的教学标准来帮助中国高端人才建设的推进与发展。

2.金融人才:质的要求。
 
虽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,上海市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不仅没有放松,反而增加严格。
 
按照上海金融领域“十三五”紧缺人才开发目录的资料显示,研究性金融紧缺人才需要“具有在海内外经济、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市场研究的工作经历;撰写过高质量的金融市场分析报告并被业内公认,研究成果具有加高的应用性和时间价值,具有国际权威的资格认证证书,具有经济、金融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。”
 
业务类金融紧缺人才的经历业绩是“具有在海内外金融机构从事投资银行的工作经历,有主持一单以上投行项目经验,得到业内认可,取得国际权威的资格证书(CFA)或具有相关行业的从业资格。”
 
在能力要求上,也要对市场熟悉,对金融业务如投资组合、估值、风控、财务分析等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。可见对于人才质量的把关很谨慎。
 
3.金融人才:国际化的要求。
 
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离不开对人才国家化的要求,对外,上海要以海外金才计划等重大计划为基础,大家海外高级别金融人才的引进,给予居住、落户、补贴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,对内,也要鼓励上海金融人才及全国金融人才考取CFA等具有国际权威的资格证书。
 
与此同时,还要重视具备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培养,依托CFA等国际权威证书为基础,打造一批与国际接轨、具有较高培训能级的金融人才国际化培训和实践基地。依据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,高顿CFA培训中心也在加大这类人才培养的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