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015年CFA一级9A1B(Quantitative是B,这突显了做课后题的重要性~因为当初打印习题的时候,忘记打印quantitative部分的了,就没做…..结果就留下遗憾了)
2.复习时长:一个月
3.背景:本科国内金融,美硕在读(因为背景不同,看事情的角度不同,对题目的难易、资料的优缺的判断,存在较强主观性)。但是楼主来自偏远的小山村,英语从小就不好,当年差点因为英语成绩不过而无法出国,所以英语基础并不算好。
4.复习资料:notes,原版书课后题,教学视,视频讲义,结构图
5.复习经验
第一次分享自己的经验,因为是在读学生,与那些在职的人相比,学习和考试,真的是容易很多了。只是想把自己的教训分享给大家,在各位10A大神面前班门弄斧了~~
虽然自己国内读的金融,但是大家都懂得,期末考试的时候把脑子塞得满满的,一考试完,自动清空大脑,所以其实与非商科背景的人相比,可能也就是对一些专业概念还有点印象,知识系统并没有形成。所以,通过考CFA,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梳理整合。
资料分析
PS:主要针对自己的复习经历,纯属个人意见。
复习流程:视频(听课)—原版教材课后习题(做题订正)—视频讲义(将做课后题时感受到的重点用荧光笔highlight)—浏览讲义—模考—复习讲义
全球大多数考生都在用:2017-2018CFA最完整资料下载即可 (资料包含CFA必考点总结,提升备考效率,加分必备).
全球大多数考生都在用:2017-2018CFA最完整资料下载即可 (资料包含CFA必考点总结,提升备考效率,加分必备).
1)Notes—重要性:★★★★★使用度:★
所有人都会告诉你,考一级,notes较重要,因此看notes重要性大家可能都知道,我就不多说了。之所以我的使用度很低,是因为开始复习的太晚。因为是在读学生,平时还要准备quiz做作业写报告。虽然9月就说要复习,但是拖延症晚期患者的我,直到倒计时器上赫然出现30days时,才意识到,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!!尝试着看了几个Reading,并且计时,平均6min看一页,然后我计算了一下,就算一天24小时都看,也要看6.25天,考虑到自己的课业情况,觉得刷一遍notes是不大可能了,只好另觅出路。
2)课程视频—重要性:★★★★★使用度:★★★
虽然有打广告的嫌疑,但是这是我复习的真实写照。因为复习时间短,如果要一直看书,实在无聊,也不容易坚持下来,于是买了个课程,听听课,做做课后题,自己总结回顾一下,觉得复习得很愉快,没有那么枯燥。课程有很多阶段,总时长也不短,但是我只看了最基础的。因为,我觉得课程里面讲的东西已经很多了,提到的知识点也很多,只要我能把这些知识点都理解了,能做对题了,真真正正的掌握了,真的没有必要听那么多。
3)原版教材课后习题—重要性:★★★★★使用度:★★★★
原版书课后题真的很重要,很多知识点以为自己看懂了,但是合上笔记合上书做时,才发现,自己根本什么都不会。有些战友是刷完一遍note才开始做题,但是个人习惯及时做题复习的。对于Reading数少的topic,将整个topic的课程都听完后,再将讲义复习一遍,然后计时做课后题习题并且订正统计正确率。做完课后题,将自己从做题中感受的重点,用荧光笔在视频讲义中标注,对于自己错误的题目,将错误的知识点补充标注在视频讲义中。
4)视频讲义—重要性:★★★★★使用度:★★★★★
听视频时,在讲义上记些笔记。做题目后,补充完整讲义。于是,虽然没能像大神们一样整理出一本属于自己的考试笔记,但对我来说,讲义发挥了同样的功能,而且节约了自己整理笔记的时间。复习的最后阶段,我就只需要翻翻讲义,就相当于看了笔记和错题。
5)模考—重要性:★★★使用度:★★
因为最后自己时间剩的不多,而且做了3套模考题后,发现审题不是问题,一级CFA的题目出的还挺直接的,根本不像学校老师一样,把题目出的很tricky,只是自己很多知识点忘记了才不会做。于是,在继续做模考题和再一次浏览复习讲义之间,我选择了浏览讲义。因为之前整理工作都已经完成,看一遍所有的讲义,只需要20h左右。
6)结构图—重要性:★★★使用度:★★
这个东西,纯属自己无聊兴起做的,而且只在临考几天发挥了作用。因为一级知识点太多,虽然不难,但是很烦,通过结构图,可以迅速回忆每个Reading的重点,记不起来的就迅速回顾一下,相当于一个checklist而已。
7)自制公式表—重要性:★★★★★使用度:★★
虽然没有有效手写的笔记,但是临考前,把重要的公式自己写了一下。考试那天,我就只看了自己的公示表,因为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看其它东西。